協會成員動態: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
靶場憶初心 崗位擔使命
——我所組織開展優秀干部職工現場觀摩火箭發射活動
始于長安,圓于太原,千里尋夢踐初心。西安城正從一夜的沉寂中緩緩醒來。“所有人員到齊。”領隊清點聲剛落,車門在幾聲蜂鳴后快速關閉,日前,汽車按預定時間分秒不差地向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駛去。
晨曦的光芒尚顯幽暗,快速環顧車內,雖然每個人只攜帶了簡單的背包,20人的車內依然顯得有些局湊,“誰沒有吃早餐,我這里有豆漿”“我這里有零食”......車內迅速洋溢起一股溫暖的氣息,一下子驅走了心中存留一點點的陌生感。對這群參加航天發動機研制者而言,此次靶場之旅與其說是對以往工作的嘉獎,倒不如說是一次親歷自己的“孩子”舞臺演出之旅。
前行路上 堅初心崗位擔使命
一路前行,車外從麥苗滿地、柳枝搖曳,到柿紅果熟、楊葉泛黃,城市的熙攘到鄉村的寂靜似乎一瞬飄過。一行人從富平手工饃饃,聊到韓城的大紅袍花椒、黨家村古民居。
“前方就是韓城工業區,它包含煤炭、焦化、鋼鐵、電力等一套完整的產業鏈,是韓城經濟主要來源之一,從我小時候到現在,除西安之外很多外來人員在這些企業里打工,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領隊指著前方工業區娓娓道來。
一陣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只見前方一個個高聳的煙囪冒著白煙,“為什么不把排放煙霧的企業全部關掉?”有人憤憤說道。
“白色煙霧中大部分是水蒸氣,里面也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焦油、粉塵等對環境有害物質。這些企業是當地經濟收入主要來源,如果全部關掉,將有上萬人面臨失業。”領隊解釋道。
“不關也行,企業應該對煙霧治理后再排放”有人補充道。
“環保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事情,對企業而言更是如此,如果讓企業一下子全部治理后再排放,大部分企業拿不出這么多的經費,也等于死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就像一把雙刃劍擺在企業面前,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放任不管,我們需要科學地看待和解決發展帶來的繁榮與環境問題,目前政府正在逐步治理。”領隊表情凝重地解釋。
“我們源動力‘三廢’處理技術在國內都處在領先水平,能不能也參與一下這里煙氣治理工作?”有人懇切地問道。
“目前源動力公司正在和企業一起開展煙氣治理工作,作為土生土長的韓城人,我也希望能帶領公司為這里環境治理貢獻一份力量”。看著窗外這片曾孕育史圣司馬遷的土地,領隊堅定地說。
“航天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航天領域的具體體現。航天人的初心是航天報國,就是用航天科技報效祖國,用航天科技創造美好生活。我所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無論是大氣治理、固廢處置等節能環保項目,還是輸油閥產品、LNG調節閥等特種裝備項目,都是對國家環保、能源安全有用,對經濟社會發展也有用,讓高大上的航天技術和產品脫下神秘的外衣,真正走近百姓。新時代航天人的使命就是建設航天強國,不僅要把我國建成航天強國,使航天領域率先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而且要以航天強國助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煙霧一度讓車內氣氛十分低落,一場討論后又讓大家重新燃起了希望,在去往靶場的路上,領隊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古城之夜 我們聆聽彼此的故事
從青山蔥蔥的三秦大地,到丘壑重疊的晉中地貌,車行五百公里后,到達了平遙古城。古城突來的冷風并未冷卻大家的熱情,大家快速用餐完畢后,決定一起去散步、聊天。
漫步在古城的街道,身邊是來自閥門專業的同事,近19年的西安生活沒有改變他濃濃的福建口音。記得在一次技術方案更改討論中,一開始更改被多人否定,他認為可以更改,氣氛僵持起來,情急之下,不善言談的他,竟然直接走到講臺前,一邊比劃,一邊用他那快速而又晦澀難懂的口音愣是說服了評委,最終驗證結果表明他的堅持是對的。這么多年他依然保持著鉆研熱情。當我說道與他共事過的葛李虎老師,每每提起他在大范圍流量調節器方面做出的成績,都贊不絕口,他咧嘴一笑、露出兩顆可愛的虎牙。
質標處的同事——2004年給我培訓過機械制圖的師傅。當年她不緊不慢、條理清晰的講解,至今令我記憶猶新。那時的我,不知為什么便篤定地認為她一定做過老師,只是工作中從未去求證。今晚有幸和她同住一屋,兩個多小時的聊天,我知道她做過紅光溝所辦技校的老師,負責和參與過所AVIDM平臺建設、三維模型標注、標準化體系建設等工作,當我聊到身體狀況時未料到她曾經經歷過比我更痛苦的病痛折磨,頂著傷口堅持在崗位順利完成了分給她的任務。我問她“你馬上就要退休了,為什么還要如此認真做事?”她說“這是我個人的工作習慣,覺得既然負責一件事,就要從頭到尾,有始有終,做出成績。”
……
我們歌頌過那些為保護我所資產在洪水中犧牲的航天人,我們也清楚地知曉那些為航天重大工程而嘔心瀝血的大人物,而今夜我們只需要仔細去聆聽這些“小人物”,去感受他們身上那些常常被人忽略的閃光點,或許這些兢兢業業做著分內事的大眾人物才是生活本來的模樣。
雨中岢嵐 主席路居憶初心
一夜冷風入古城,一樹黃葉落風中。11月2日早晨8點,車輛向岢嵐縣駛去。坐在我身邊的一位同事一連打了幾個噴嚏,接著幾個人嗓子出現了癥狀,細心的女同事將早已準備好的藥品,按癥狀分發他們。一夜的休息,似乎并未完全驅走昨日連續10個小時的勞累,除了坐在副駕駛的同事一直保持清醒,一邊和司機交談、一邊幫忙看路。
車行三百多公里后到達岢嵐縣城——這座位于晉西北黃土高原的土地,也沒有逃脫當年日本兵的侵略。一陣細雨過后,寒意隨風而至,快速放好行李后,大家決定步行前往岢嵐毛澤東路居館。剛到門口,工作人員已經等候在那里,聽說來者是航天工作者,早已不參與講解工作的她,主動提出為我們免費講解。1948年4月4日毛主席、周恩來和任弼時等同志前往西柏坡途中曾路居此地,這里一年四季免費接受參觀的客人。
大門口矗立著一尊毛主席雕像,底座上雕刻著毛主席的贊語“岢嵐是個好地方”。館內的陳設和圖片,記錄著毛主席在這里短暫的生活,講述著曾在這里戰斗過的賀龍、續范亭等事跡,也描述著這里曾作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描繪著岢嵐與航天人的不解情緣。二十米左右的院落,大家連參觀帶討論共花了一個多小時。站在院落中央,領隊帶領大家一起重溫了入黨誓詞,憶崢嶸歲月,或陌生又似熟悉,或遙遠又似在眼前。
夜晚的岢嵐,靜謐安寧,看著街上三三兩兩裹著棉衣的行人,看著百貨商店里陳列的商品,內心有種時光倒轉的親切……
千里一聚 親情友情暖靶場
11月3日7:30,昨夜寒冷絲毫沒有阻擋大伙的熱情,所有人全部出發前往此行目的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9點左右到達發射中心,這里霧氣比來路上淡了許多,十點左右濃霧開始消散,露出了黃色發射塔尖,大家懸著的心漸漸平靜。此時,參與其他發射任務的人員來到了觀看平臺,千里相聚大家十分開心,一起討論此刻正矗立在發射塔架上等待上場的“孩子”,11點霧已全部散去,發射架上的“孩子”清晰可見,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微笑。快到中午時,隨著一聲轟鳴聲,火箭拔地而起,草坪上人群歡呼、雀躍。看著快速消失在云端的火箭,草坪上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在食堂里,遇到了我所發動機總師,面對成功喜悅他顯得很平靜,當有人讓他介紹一下此次發射任務時,正在吃飯的他瞬間就切換到工作模態。
這里晝夜溫差很大,樹葉早已落光,但卻晴空萬里。在靶場同事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參觀了剛才“孩子”表演的正式舞臺,這座無數次承載我們的“孩子”飛天夢的舞臺如今就在我的眼前。只見旁邊,有人撿起剛才發射中掉落在塔架旁防護層,拿在手中輕輕地摸著,有人站在塔架旁金牌榜上凝視著。靶場同事耐心地向大家講解著發射架如何工作,以及火箭發射前要在這里進行的各類準備工作。
發動機在別人眼中冰冷的“鐵疙瘩”,在發射人員和我們心中就像“孩子”一樣,經過十幾年的培育終于長大,他的每一次登臺都令人牽掛!
這一趟始于長安,圓于太原,4天連續行駛近兩千公里的旅途,雖勞累卻快樂,一路上團隊成員彼此提醒和愛護,更有領隊一路應景而發關于后續所里生存發展的生動講解。摘取點滴成文,感恩千里尋夢之旅,雖似落幕卻來路悠長。
(摘自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